2021年4月6日,安全保卫部召开例会,挂职派出所的同志汇报了近期工作,谋划了下期任务。这是安保部贯彻落实党委保障部创建新时代“枫桥经验”新模式,为师生与驻地村镇办实事走出的第一步。

安全保卫部部务会
新学期伊始,党委保障部以“学党史,办实事”为引领,要求校园安全工作在“开拓创新、群防群治”上下功夫,着力将安全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经过反复研判,安全保卫部集思广义,充分调研,实施了一系列活动,安排正式人员挂职,就是活动之一。从今年3月15日起,第一批两名同志分别挂职狄寨派出所和杜曲派出所,与民警一起做好电信诈骗、日常接处警、治安管理、流动人口管理、户籍管理、政务管理、安全教育与宣传等工作。在挂职过程中,两名同志认真研学,广泛参与,与驻地派出所组织了多次办实事活动。
一、安全教育入校园
3月25日,杜曲派出所民警在长安校区大礼堂做了最后一次讲座,自此,安全保卫部针对在校学生进行的安全教育活动基本覆盖了全院在校生。这次全院范围内的安全教育,是挂职工作同志与驻地派出所民警以“校地共讲安全课”的方式,从预防电信诈骗、刷单、防盗抢、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卫生以及禁毒、校园欺凌等内容入手,切合学生思想动态及春季为各类治安案件高发期这一时机,用真实案例与互动方式让在校生学到了很多安全防护知识和自我保护的方法,这种切合实际,校地共建的安全教育模式,得到师生的高度肯定,也让驻地派出所有意将“校地融合共讲安全课”这一创新模式在周边村镇推广。

学前教育学院

旅游与文化学院

人工智能学院、环境艺术学院、汽车学院
二、群防群治明思路
挂职同志邀请民警一同深入院系,掌握足球外围网站
开学季容易发生的治安案件为校园贷、刷单、非法用工、校园欺凌等,就收集到的问题点对点进行了教育与预防,明晰了安全教育侧重点;其次,融入驻地村镇,在与驻地派出所进行“一标三实”入户调查,发现近期村委会改选后,村民有安全知识、会展服务、公文处理等方面的培训需要,已做出与学院乡村振兴计划负责部门对接的方案,经部务会研究后将于近期提交;第三,在交流过程中,了解到驻地机关的短板,由于琐碎事情牵绊,没有时间集中学习,经过党委保障部协调,近期会将民警纳入学院组织的大学习活动之中,轮流参与,分批进行。

挂职同志与狄寨派出所民警深入国际贸易学院调研

挂职同志与杜曲派出所民警在西樊村进行“一标三识”入户调查
三、合作共建办实事
根据党委保障部“大团建”倡议,挂职同志多方联系,与驻地政府一起,合作共建,组织了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一是联合长安校区管委会,与杜曲派出所民警一起,赴东杨万村身体残疾、失去劳动力的张永武家,为他带去学院的帮助与慰问;二是组织协调人工智能学院师生与杜曲派出所民警一起,前往杨虎城将军陵园开展缅怀先烈清明祭扫活动,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现场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激发了师生员工的爱国主义情怀。

挂职人员组织杜曲派出所与人工智能学院师生、安全保卫部全体人员开展清明节祭扫活动

与杜曲派出所走进东杨万村,组织学雷锋活动
四、创新理念谋发展
这次挂职驻地派出所,是党委保障部贯彻落实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初步尝试,目的是深入周边村镇,深入驻地机关,知己知彼,熟悉情况,确保校园内外安全稳定;群策群力,资源共享,高举“乡村振兴”旗帜,共建美丽家园。在实施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学校在发挥教育教学优势过程中,有条件、有能力为周边村镇提供优质的、急需的服务,进一步促进“校地融合”和“乡村振兴”建设。
(安全保卫部 王微供稿)